搭建组块对抗发懵

1.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。(要保证的是,你有现成答案,不管是你以前做过这题,还是书中已有解答。但是不到万不得已,千万不要看答案。)在下手解题之前,或还没彻底得到答案之前,千万不能偷看答案,不能跳过任何步骤,或自欺欺人地说“太好了,搞定了”。要确保每个步骤都有理有据。

2.重做一次,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。如果你觉得重做同一道题有点奇怪,可以想想看,你不可能只弹一遍吉他就学会一首歌,也不可能只举一次哑铃就算完成了锻炼。

3.休息一下。如果需要,你可以去研究下这门学科的其他内容,之后就去干点别的。比如做兼职、学习不同学科,或者去打打篮球。你要给发散模式留出足够的时间,让它去消化这个问题。

4.睡眠。在你睡觉前,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。如果卡住了,那么就反过来去聆听问题的声音。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做。

5.再来一次。第二天尽快地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。这个时候你会发现,自己能做到更迅速地解题。你对这问题应该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。你甚至不明白自己当初为何会卡在这个问题上。到了这会儿,你就能神速计算每一步了。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你的那个部分。这种持续关注难点的做法,叫作“刻意练习”。尽管这样做有时让人疲惫,但它是高效学习的最重要方面之一。(它的替代或者补充做法,是去解答一个相似的问题,看看能不能轻而易举地拿下它。)

6.给自己添新题。再挑一道重难点题目,用之前做第一道题的相同方法来解这道题。本题答案会变成你组块资料库中的第二个组块。在解这道新题时,重复1~5步。如果已对这个题目得心应手,就去做下一道。你会惊喜地发现,尽管你的组块库只有几个固化组块,但已经可以大大提高你对学习材料的掌握程度,以及高效解决新题的能力。

7.“主动”重复。走去图书馆的路上,或是锻炼的时候,可以在头脑中回想解决某个题目的关键步骤。你也可以利用等公交、坐车,或者是等教授走进教师前摆弄拇指的闲余时间。这种主动排演能提高你回想关键概念的能力,有助于在家庭作业或考试中回想要点。

克服拖延的正面手段

在小纸片上抄下待解决的等式或方程,到哪都随身带着,直到它们让你觉得拖不下去了,再回来做作业

记行程日志。这样当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,就可以回头追踪并了解哪些是有效的方法,哪些是无效的方法。

每天都对自己承诺要完成一定的惯常事务和任务。

在晚上睡觉前写下你计划的任务,这样你的大脑就有时间详细考虑你的目标,从而帮助你确保能够成功。

把你的工作细化成一系列小挑战。总是确保你(和你的小恶魔)得到足够的回馈。

花几分钟时间尽情地享受幸福和胜利的快感。·要慎重选择时间,直到你完成了这个任务才能奖励自己。

小心拖延的信号。 信号 > 反应 > 奖励 > 改变

让自己身处少有拖延信号干扰的新环境中,比如安静的图书馆

观点

两种思维模式

专注模式(Focused Mode):高度集中的状态,适合处理熟悉的问题

发散模式(Diffuse Mode):放松的大脑状态,适合思考新问题或解决难题

番茄工作法(Pomodoro Technique)

用25分钟专注学习 + 5分钟休息的方式,提高效率并防止疲劳

间隔重复(Spaced Repetition)

学习不宜“临时抱佛脚”,应该拉长时间线,有计划地复习

把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

刻意练习(Deliberate Practice)

找到自己最薄弱的点,集中突破而不是“温习自己已经会的内容”

过度学习和“幻觉熟练”

重复阅读让人产生“我会了”的错觉,实战练习和回忆才是检验标准

睡眠的力量

睡眠有助于大脑巩固记忆、清除“认知垃圾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