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R90 睡眠周期法

90分钟睡眠周期:人的睡眠由多个90分钟的周期组成,每个周期包含浅睡、深睡和REM(快速眼动)睡眠。

重点:比起总睡眠时长,更重要的是完成足够数量的完整睡眠周期。

最佳做法:优先保证 5个睡眠周期(7.5小时)或4个睡眠周期(6小时),避免被闹钟打断周期。

  1. 睡眠规划:睡眠窗口(Sleep Window)

固定起床时间:比固定入睡时间更重要,能帮助身体建立稳定的生物钟。

计算入睡时间:根据起床时间倒推90分钟的倍数,例如要6:30起床,建议在23:00、00:30或02:00入睡。

允许短睡(Nap):短时间小睡(如20分钟)可以提高精力,但不要超过30分钟,以免进入深度睡眠后醒来感觉更累。

  1. N.A.P.S. 策略(Nap、Activity、Preparation、Sleep)

N(Nap):小睡

20分钟午睡 可提升注意力、减少疲劳,但避免睡太久以免影响夜间睡眠。

A(Activity):运动

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,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影响入睡。

P(Preparation):睡前准备

减少屏幕时间: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影响入睡。

放松心情:冥想、听轻音乐或阅读有助于平稳过渡到睡眠状态。

S(Sleep):睡眠环境

温度:16-18°C 是最理想的睡眠温度。

床垫与枕头:确保床垫适合自己的睡眠习惯(侧睡、仰睡或俯睡)。

黑暗环境: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,以减少外界光线影响。

  1. 颠覆传统睡眠观念

误区:必须睡够8小时 → 事实:更重要的是睡眠周期的完整性,而非总时长。

误区:不能睡午觉 → 事实:短睡(Power Nap) 能提升精力,不影响晚上睡眠。

误区:补觉能弥补长期熬夜的伤害 → 事实:规律作息更关键,周末睡太久反而会破坏生物钟。

  1. 适用于不同人群的睡眠优化策略

高强度工作者(如程序员、企业家) → 利用固定起床时间 + 适量午睡,减少睡眠不足的影响。

运动员 → 在比赛前后优化睡眠周期,提高恢复能力。

夜班或倒班工作者 → 采用分段睡眠(Polyphasic Sleep),例如3个周期(4.5小时)+ 1个补充周期(1.5小时)。

《世界第一R90睡眠法》提供了一种科学、高效的睡眠管理方法,适用于现代快节奏生活。它强调睡眠周期完整性,而非单纯的时长,并结合N.A.P.S. 策略来优化睡眠质量。

核心建议:

  1. 设定固定起床时间,然后倒推90分钟的倍数来安排入睡时间。

  2. 优化睡眠环境,降低温度、减少光线、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。

  3. 利用短睡(Power Nap),20分钟小睡可提高精力,但避免超过30分钟。

  4.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,减少蓝光对褪黑素的干扰。

  5. 运动与饮食管理,晚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多咖啡因摄入。